一、實驗材料準備
將南瓜種子分為4組,每組100粒種子,分別放入一個尼龍網袋中,如圖3-2。每隔1天將一組南瓜種子置于干燥器內,具體操作步驟為:先取出3組樣本,將第1組樣本置于干燥器中,24小時后將第2組樣本置于干燥器中,再24小時后將第3組樣本置于干燥器中,于3天后取出老化時間分別為1天~3天的全部樣本(第1組為老化3天的樣本,第2組為老化2天的樣本,第3組為老化1天的樣本)。4組中剩余的1組不進行老化處理,在老化組實驗進行時放置在室溫條件下3天。二、高光譜數據采集
將不同老化天數的種子利用彩譜高光譜相機進行數據的采集,拍攝了所有樣本400-1000nm的高光譜圖像,對光譜數據進行提取后,共計獲得400條光譜曲線,如圖所示。三、光譜數據處理
原始高光譜圖像易受噪聲、光照不均等干擾,采用中值濾波去除椒鹽噪聲,基于標準白板的反射率校正消除光照差異,對校正后圖像進行感興趣區域(ROI)提取,聚焦于種子胚及胚乳部分,確保后續特征提取準確性,利用主成分分析(PCA)等降維手段初步壓縮數據,保留關鍵信息同時減少計算量。四、結論與展望
本研究成功構建基于高光譜成像技術的南瓜種子活力檢測模型,實現快速、無損、高精度活力判別,為南瓜種業質量管控提供高效技術方案。后續研究可拓展至更多作物種子,融合多模態數據(如熒光光譜、熱成像等)進一步提升復雜環境下檢測精度,結合物聯網技術構建種子活力在線監測系統,助力智慧農業種子品質實時把控與精準篩選。